2024-05-28 01:35:14 | 好学网
学院创建于1954年
1954年2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青年团西南工委同意成立重庆市团校。
1954年3月1日,市团校第一期团干部培训班开学。
1956 年4月10日,团市委向中共重庆市委及有关部门申请1957年上半年修建学员宿舍、教室、浴室、饭堂,购置 一批军体课设备及所需经费。
1958 年1月23日,关于市团校与市党校合并的问题,市委批示:“行政人员可以合并,教学人员不可以合并。
1962年8月1日,经市委研究,将市团校从市委党校分出,由歇台子迁至大坪原市委文化干校办公。
1963年12月,市委决定,市团校由大坪长江路270号迁至市中区枣子岚垭94号。
1971年11月23日,市革委政工组决定市团校撤销。
1979年下半年,市委作出关于恢复市团校,搬迁市党校的决定。
1980年10月10日,团市委发出《关于成立团校筹建临时领导小组的通知》。
1981年2月24日,市团校第6期团干部培训班开学,市委书记徐庆如等参加了培训班开学典礼暨市团校恢复大会。
1982年1月9日,市团校学员宿舍改建工程破土动工,工程建筑面积为2186平方米,于当年竣工验收。
1983年7月12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转发重庆市团校招聘教学人员简章的通知》,团校先后在重庆日报、四川日报登报公开招聘,至1984年底,全校专职教师由7名增至31人,教职工总数达到80人。
1983年9月5日,市团校举行重庆市首届“共青团在职干部中文专修科”开学典礼。共青团中央发来专电祝贺。市委常委秦玉琴、副市长韦思琪到会祝贺并讲话。
1984年 3月8日,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同志到市团校视察,团省委书记杨崇汇、团市委书记王友伟陪同,王兆国等接见了团校全体教职工和大专班、轮训班的全体学员。
1984 年3月,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同意拨款为市团校修建一幢教学图书大楼。该工程面积1958平方米,于1985年3月竣工。
1984年9月5日,市团校举行重庆市“共青团干部中文专修科”1984级开学典礼。市委常委秦玉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思琪等同志出席并讲话。
1984年11月1 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通知,经市委同意,重庆市团校为县级单位。
1984年11月7日,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廖伯康到市团校向团干部作关于学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报告。
1985年2月18日,中共重庆市市级机关委员会发出《关于同意建立中共重庆市团校机关委员会的通知》。
1985年5月13日,市团校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举办“重庆市团校政工专业中专班”。
1985年11月14日 市团校创办《重庆团校校刊》,后名《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学报1993年被评为全国青年干部院校系统优秀刊物。
1986年3月14日,中共四川省委同意共青团重庆市团校1986年秋季举办两年制的团干部政治专业大专班,纳入四川省党校系统的招生范围。
1986年9月8日,黄厚模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团校教师”称号。
1987 年1月12日,国家教育委员会[(87)教计字007号]发出《关于同意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试办的通知》。
1987年2月25日,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成立大会举行。市委书记廖伯康、副市长冯克熙,团中央、团省、市委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到会讲话。
1987年2月28日,市计委下达市团校干部中专班“政治思想工作”专业招生计划和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少年思想教育专业”,“青年思想教育专业”招生计划。
1987 年11月9日,团市委发出《关于建立中共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临时委员会、临时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通知》。
1987年12月23日,学院申报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符合讲师资格有15位同志,5位同志获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988年6月17日,应团中央邀请并安排,朝鲜金星劳动大学校长金植学等一行9人来重庆市团校参观了学校校园,并与师生进行了座谈。
1989年6月21日,四川省团校和重庆市团校联合承办的“全国第四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暨青年研究学会第一次代表会议”在重庆(省团校)召开。
1990年7月31日 ,市教委作出《关于职工高等学校办学评估工作的报告》,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办学水平合格。
1990年10月,重庆市军队转业干部办公室和学院联合举办“1990年重庆市军队转业干部行政管理专业培训班”。
1990年11月,经市教委批准,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被吸收当选为重庆市成人高教协会常务理事学校。
1991年7月4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批复,同意建立中共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1年8月30日,市园林局通知,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市级“园林式”单位命名验收合格。 1992年1月3日 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员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学院党委、学院纪委。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马儒沛同志等参加大会。
1992年5月20日,市教委代表国家教委对学院的治理整顿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认为我院“是一所合格的成人高等学校”。
1992年11月17日,市教委批复,同意学院增设“市场经济管理”和“经济法律(涉外)”两个专业,从1993年秋季开始招生。
1993年3月5日,市教委、市人事局联合发出通知,经研究并报市政府同意,决定从1993年起委托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试办地方学历大专班。
1993年12月15日,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刘鹏,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彭渝,由团市委书记马儒沛及团市委其他领导陪同来学院视察工作,祝贺建校四十周年。
1993 年12月19日,学院举行“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重庆市团校)建校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刘鹏致贺信,共青团中央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发来贺电。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彭渝,团市委书记马儒沛亲临庆祝大会讲话。
1994年9月6日, 陈重愚、谢华均同志被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表彰为“重庆市党干校优秀教师”。
1995年3月22日,市教委主任叶贵本在团市委副书记周旬等陪同下来学院检查工作。
1995年6月2日,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和市委办公厅、市教委、团市委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来学院现场办公,研究了学院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1995年9月2日,杨学熙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团校教师”称号。
1995年9月8日,王晓鸥同志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巾帼奖”。
1996年11月28日,团中央全国“CRE行动”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在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建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站(“CRE培训站”)。
1996年12月17日 市教委专家组代表国家教委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评估结果为“合格学校”。
1997年7月,学院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教育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学。
1998年3月18日,学院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的部署,先后为下岗职工举办了“市场营销培训班”和“计算机文字录入培训班”。
1998年10月28 日,学院投资500多万元新建的培训楼竣工,该楼共8层,总建筑面积3487平方米。
1998年11月,学院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团委授予“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1998年11月,周亚莉同志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
1999年1月18日,学院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签定协议书,合作举办“应用社会学专业(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后又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合作举办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该类班连续举办过四期。
1999年2月3日,市教委发出通知,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现代文秘、旅游管理、市场营销3个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批准1999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班的学校和专业名单》。
1999 年5月,我院被增选为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1999年9月10日,郑泽黎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团校教师”称号。
2000 年7月26日,由团中央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与中央团校联合举办的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专题研讨班在我院举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团中央青农部部长王晓东、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等分别出席了开学典礼和结业典礼。
2001年3月16日,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学举在团市委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学院,参加了我院网站的开通仪式,并亲手点击联通学院网站与互联网。
2001年8月30日,学院发出《关于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术委员会的通知》。
2001年9月,学院发出《关于成立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渝州大学高职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领导小组的通知》,并于同月先后举行了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和渝州大学高职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开学典礼。
2001年10月30日,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出《关于下达重庆市“十五”社科规划暨2001年度立项项目的通知》,学院有4个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
2002 年1月,学院被团市委评为直属单位目标考核一等奖。 2002年春 学院投资60余万元改建的校园中心广场、球场、大校门等落成。
2002年3月 20日,市团委发出《<重庆共青团志>编纂方案》,市团校有关领导和教师参加编纂组工作,至2003年7月,编纂组先后完成了《重庆青年运动大事记》(1919-2001)和《重庆市地方志·群团志·共青团篇》(1919-1985)的编纂,编写了《光辉的历程-重庆共青团简史》。
2002 年3月,中共渝中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3月18日,学院被渝中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区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2002 年4月10日,“全国团校后勤工作会第七次会议暨全国十五省市青年院(校)后勤工作研讨会”在我院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等到会并讲话。 2002年5月4日 孟东方同志被评选为第二届“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受到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表彰。
2002 年6月5日,学院党委决定,成立学院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2002年6月13日,尹季田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陶晓明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团校优秀教师”称号。
2002年6月13 日,学院党委通知,决定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2002年7月20日 ,共青团中央2002-2003重点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中国青年”课题协作会在市团校召开。
2002年7月,团中央“全国团校建设暨培训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重庆市团校的培训工作经验材料在会上作了交流。
2002年底,学院已投入150多万元建立了3个多媒体机房,购置了P3、P4以上的电脑260多台,建立了4个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标准语音室(48座),建成了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
2003年1月,重庆市教委专家组来学院检查评估重庆大学网络学院青干院教学部的教学工作、重庆工商大学分别对重庆工商大学高职学院青干院教学部和重庆工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青干院教学点进行教学评估,均获好评。
2003年1月,学院投资200多万元将原大礼堂改建为多媒体式的学术报告厅。
2003年4月 21日,孟东方同志第一作者的专著《新世纪大学生学会论》获市政府颁发的“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王红阳同志第三作者的《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分析与中国西部开发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获市政府颁发的“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3年7月14日, 团市委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重庆市大规模培训团干部启动仪式暨团干部信息化知识首场专题讲座”。
2003年9月9日, 重庆工商大学高职学院青干院教学部2003级开学典礼举行,团市委书记吴康明,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周希贤、校长王崇举、副校长朱淑芳等参加典礼并讲话。
2003年11月2日 ,全国团校系统第六次马列主义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在我院召开,来自20余所团校的42位学者出席会议。
2003年12月, 学院再次获得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园林式单位”称号。
2004年1月12日, 学院获得团市委颁发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奖。
2004 年3月12日, 学院在重庆市成人高教协会第五届一次会议上继任副理事长单位。
2004年3月, 经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审定,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重庆市团校)机构规格由处级升格为副局级。
2004年4月12 日,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在重庆团市委书记吴康明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我院工作,并祝贺团校建校五十周年。
2004年4月14日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赵勇在重庆团市委书记吴康明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我院工作,并祝贺团校建校五十周年。
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65所。
另有陆军军医大学(三军大),2018年起在部分省市本科普通批招收无军籍本科生,参照普通高校同类专业进行培养和管理。毕业后不入伍,面向社会自主就业。
共计普通高校66所,本科批次27所,高职39所。
名单如下:
一、本科高校
高校按2019重庆高考投档分(首次志愿)排序。
2019年重庆高考本一批次14所:
二本批次13所:
三、部分高校情况
1、重庆大学 好学网
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俄‘两河流域’高校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波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组织成员高校。
2、西南大学
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000余亩,校舍面积165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重庆三峡学院(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员,是山东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先后更名为万县大学、万县专科学校、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与万县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四川三峡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1年5月,学校获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现已形成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理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全国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成员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重庆市高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校。
截至2021年12月,学院占地面积达3039亩,建筑面积7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96.73万册,电子图书178.25万种;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27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现有1412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07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2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4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9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9人。建有人社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重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4人,学术团队12支。在职教职工中,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家“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英才5人,重庆市巴渝学者1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名师1人,优秀教师1人,骨干教师13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共有重庆市特色专业3个、“三特”专业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精品课程13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8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院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数学),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农业硕士、土木水利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电子信息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有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教育、土木水利、旅游管理7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资源与环境、教育等3个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
优势专业及学科
重庆市特色(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化工自动化特色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
与东南大学“1+2+1”联合培养专业:会计学、土木工程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大学建立了联合办学、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门和地方政府,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锐捷等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50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87项,获批省部级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11个;获国家授权专利751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出版学术著作158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815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论文1053篇,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7篇,CSSCI收录论文314篇,CSCD来源期刊论文271篇。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建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市发改委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2个;有市级学会2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8个二级学院,拥有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62个本科专业。
学术期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三峡学院主办、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长期开设“三峡研究”等特色栏目。在对“三峡”的研究中,还开设了“理论前沿”“经济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新闻与传媒”“绿色教育”等热点栏目;该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教育阅读网、武汉博看网等来源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02月,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79.9万余册,电子图书176.02万余种。
学校拥有CNKI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EBSCO 数据库、FAJS 外文期刊数据库等 15 个中外文数据库;收藏有《四库全书》等大型古籍丛书、类书3.5万多册,善本1300余册,其中有《四声韵谱》孤本一套。 共有64种古籍入选“第一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在重庆的招生计划1、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早期教育专业在重庆2022年高考物理招生计划人数为20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多少?在重庆排第几位?怎么样好不好?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重庆市重庆市,学校的主管部门是重庆市。很多高考生在报考前比较关心: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多少位?在重庆市内排第几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在专科院校中实力怎么样好不好?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答案。 一、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715名。1、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出品的GDI高职高专排行榜TOP1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3高考最低多少分能上?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是多少? 重庆本地和外省的考生,要考多少分才可以稳上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2023年高考,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被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以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位想要报考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的高三学子所共同疑惑的。 五米高考将根据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重庆青年职业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优势专业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优势专业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包含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等,供大家参考。 1、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最好的专业名单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中
2019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汇总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某一分数线的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各高校不同专业每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有所区别,下文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19年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详情,供参考!2019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各专业分数线汇总年份省份文理科批次专业分数线2019贵州理科高职专科会计(巴南校区)02019贵州理科高职专科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是211还是985的名校?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不是211名校,也不是985名校。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学历层次为专科(高职)、综合类、公办的学校。是否211否是否985否是否是双一流否创建时间1954年博士点数量一级0个/二级0个硕士点数量一级0个/二级0个隶属城市重庆市北碚区学历层次专科(高职)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电话 2019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尚未公布,请参考往年招生简章。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截图专业名称招生计划市政工程技术60建筑工程技术65工程造价80道路桥梁工程技术60环境工程技术50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学政策按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规定,在校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
一、2024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贵州2024历史高职专科护理(北碚校区)办学地点:北碚校区208125/三年贵州2024历史高职专科学前教育(北碚校区)师范类;办学地点:北碚校区205800/三年贵州2024历史高职专科大数据与会计办学地点:巴南校区106000/三年贵州2024物理高职专科护理(北碚校区)办学地点:北碚校区1081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