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

2024-09-21 16:16:09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

【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

不会的

但假如分数一样而人数又恰好多的时候,原则上先看语文成绩,谁分数高就要谁,如果语文成绩一样,就看数学成绩,以此类推。有的专业可能先看别的,比如工科类的先看理综,但原理一样。

从分数线说,在部分省份各个批次还设有相应的批次线,达到该批次的批次线就可以填报该批次的院校,没有达到该批次线就只能填报达到批次线的其他批次。 好学网

考生每批次可以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及后续志愿,但每个志愿只能填报一所院校。投档时,先将考生按院校志愿分开,再将填报同一院校志愿的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队投档。

平行志愿

实施平行志愿,变“志愿优先、分数从高到低”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模式更强调分数,对志愿尊重不够。

但从深层次探究,原来的志愿优先只能选择一个志愿,尊重的是一个选择;而平行志愿可以选择三个第一志愿,给考生更充分地表达个人志愿的余地和空间,尊重的是三个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教育考试网-高考

【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

日语大学有哪些

清华

专业搜索层次本科专科 北京市 天津市 广州市 类别 清华 名称 清华 专业分数线所属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海南港澳台 北京市 天津市 广州市 高校 清华 生源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海南港澳台 清华 招生计划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海南港澳台 北京市 天津市 广州市 清华 各地分数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海南港澳台 北京市 天津市 广州市 文科理科 清华 共有849所院校开设日语专业的院校
  • 北京工业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济南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兰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厦门大学
  • 南昌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重庆大学
  • 吉林大学
  • 中南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清华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大学
  • 赣南师范学院
  • 四川外语学院
  • 大连海洋大学
  • 大连外国语学院
  • 大连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宁波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财经学院
  • 山西财经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 西安培华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湖南科技学院
  •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 吉林财经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青岛农业大学
  • 青岛理工大学
  • 山东工商学院
  • 广西师范大学
  • 潍坊学院
  • 北方工业大学
  • 北京联合大学
  • 外交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语言大学
  • 国际关系学院
  • 河北联合大学
  • 厦门理工学院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 西安翻译学院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北京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云南大学
  • 西北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经贸大学
  • 南开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郑州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天津商业大学
  • 江南大学
  • 广西大学
  • 福州大学
  • 南京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山东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东北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淮海工学院
  • 常州大学(原江苏工业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扬州大学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 九江学院
  • 井冈山大学
  • 鞍山师范学院
  • 大连民族学院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嘉兴学院
  • 西华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
  • 太原科技大学
  • 广东商学院
  •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 淮北师范大学
  • 合肥学院
  • 云南民族大学
  • 青海民族大学(原青海民族学院)
  • 北华大学
  • 长春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湘潭大学
  • 吉首大学
  • 长春师范学院
  • 湖南科技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白城师范学院
  • 黑龙江大学
  • 齐齐哈尔大学
  • 长江大学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湖北民族学院
  • 河南科技大学
  • 华侨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青岛大学
  • 海南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海南师范大学
  • 贵州民族学院
  • 桂林理工大学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经济学院
  • 山东理工大学
  • 北方民族大学
  • 泰山学院
  • 鲁东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燕山大学
  • 南阳理工学院
  • 西安外事学院
  • 江西蓝天学院
  • 信阳师范学院
  • 西南大学
  • 贵州大学
  • 乐山师范学院
  • 武昌理工学院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 烟台南山学院
  • 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 大连科技学院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 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
  • 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长安大学
  • 河北大学
  • 安徽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延边大学
  • 重庆三峡学院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辽宁工业大学
  • 大连交通大学
  • 浙江农林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绍兴文理学院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上海杉达学院
  • 西安工业大学
  • 青海师范大学
  • 湖南工业大学
  • 吉林化工学院
  • 华中师范大学
  • 佳木斯大学
  • 中南民族大学
  • 黄冈师范学院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河南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集美大学
  • 莆田学院
  • 兰州理工大学
  • 商丘师范学院
  • 曲阜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 山东财政学院
  • 山东科技大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华北科技学院
  • 唐山学院
  • 唐山师范学院
  • 廊坊师范学院
  • 保定学院
  • 上海建桥学院
  • 河南师范大学
  • 安阳师范学院
  • 宁波工程学院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青岛滨海学院
  • 龙岩学院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
  •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 大连艺术学院
  •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 宁波大红鹰学院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武汉大学
  • 辽宁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苏州大学
  • 常州工学院
  • 江西农业大学
  • 长江师范学院
  • 大连工业大学
  • 沈阳大学
  • 湖州师范学院
  • 浙江万里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陕西理工学院
  • 三峡大学
  • 通化师范学院
  • 湖北师范学院
  • 襄樊学院
  • 河南农业大学
  • 黄河科技学院
  • 漳州师范学院
  • 中原工学院
  • 洛阳师范学院
  • 南阳师范学院
  • 许昌学院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山东农业大学
  • 宁夏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 肇庆学院
  • 上海商学院
  • 常熟理工学院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菏泽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河南农业大学华豫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德州学院
  • 同济大学
  • 暨南大学
  • 苏州科技学院
  • 东华理工大学
  • 辽宁师范大学
  • 浙江工商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韩山师范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
  • 渭南师范学院
  • 福建师范大学
  • 山东轻工业学院
  • 烟台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广东培正学院
  • 长沙学院
  • 三江学院
  • 枣庄学院
  • 山东政法学院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 安徽新华学院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 山西大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延安大学
  • 吉林师范大学
  • 广西师范学院
  • 赤峰学院
  • 渤海大学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安康学院
  • 中山大学
  • 江西师范大学
  • 重庆师范大学
  • 沈阳师范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
  •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 深圳大学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牡丹江医学院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 上海大学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浙江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温州医学院
  • 广东白云学院
  • 黄山学院
  • 阜阳师范学院
  • 安徽三联学院
  •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湖北大学
  • 江汉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宜宾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 惠州学院
  • 四川理工学院
  •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 华南师范大学
  • 五邑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广州大学
  • 湛江师范学院
  • 嘉应学院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 青海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云南大学
  • 长安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武汉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湖南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辽宁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河北大学
  • 河北经贸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南开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郑州大学
  • 德州学院
  • 安徽大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济南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理工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财经大学
  • 天津商业大学
  • 江南大学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广西大学
  • 兰州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四川大学
  • 厦门大学
  • 福州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暨南大学
  • 南昌大学
  • 东南大学
  • 南京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苏州大学
  • 重庆大学
  • 吉林大学
  • 中南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山东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延边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东华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江苏理工学院
  • 淮海工学院
  • 常州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苏州科技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西农业大学
  • 扬州大学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财经大学
  • 东华理工大学
  • 重庆师范大学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赣南师范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长江师范学院
  • 九江学院
  • 井冈山大学
  • 重庆三峡学院
  • 鞍山师范学院
  • 大连民族学院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大连海洋大学
  • 大连工业大学
  • 辽宁工业大学
  • 渤海大学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大连大学
  • 大连交通大学
  • 沈阳师范大学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沈阳大学
  • 辽宁师范大学
  • 沈阳工业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西南民族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
  • 宁波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嘉兴学院
  • 西华大学
  • 浙江农林大学
  • 杭州师范大学
  • 湖州师范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
  • 浙江工商大学
  •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万里学院
  • 山西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
  • 山西师范大学
  • 四川理工学院
  • 太原科技大学
  • 深圳大学
  • 五邑大学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东莞理工学院
  • 广州大学
  • 韩山师范学院
  • 湛江师范学院
  • 惠州学院
  • 嘉应学院
  • 广东财经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海洋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
  • 上海电力学院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华东政法大学
  • 淮北师范大学
  • 上海杉达学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安徽财经大学
  • 延安大学
  • 合肥学院
  • 黄山学院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
  • 西安工业大学
  • 渭南师范学院
  • 陕西理工学院
  • 青海民族大学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北华大学
  • 西安财经学院
  • 长春大学
  • 长春理工大学
  • 长春工业大学
  • 西安培华学院
  • 湘潭大学
  • 吉首大学
  • 长春师范大学
  • 湖南科技大学
  • 吉林师范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湖南工业大学
  • 吉林化工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通化师范学院
  • 湖南科技学院
  • 白城师范学院
  •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 吉林财经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南文理学院
  • 东北林业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佳木斯大学
  • 中南民族大学
  • 齐齐哈尔大学
  • 湖北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长江大学
  • 江汉大学
  • 三峡大学
  • 湖北师范学院
  • 黄冈师范学院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湖北民族学院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河南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
  • 湖北文理学院
  •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华侨大学
  • 河南工业大学
  • 黄河科技学院
  • 西藏民族学院
  • 集美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闽南师范大学
  • 闽江学院
  • 莆田学院
  • 中原工学院
  • 兰州理工大学
  • 洛阳师范学院
  • 周口师范学院
  • 南阳师范学院
  • 商丘师范学院
  • 青岛农业大学
  • 许昌学院
  • 聊城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青岛大学
  • 海南大学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青岛理工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海南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民族大学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贵州财经大学
  • 山东工商学院
  • 广西师范大学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 玉林师范学院
  • 山东理工大学
  • 广西师范学院
  • 山东农业大学
  • 宁夏大学
  • 北方民族大学
  • 齐鲁工业大学
  • 泰山学院
  • 潍坊学院
  • 烟台大学
  • 鲁东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方工业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北京联合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语言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联合大学
  • 河北农业大学
  • 燕山大学
  • 河北北方学院
  • 华北科技学院
  • 唐山学院
  • 山东师范大学
  • 唐山师范学院
  • 廊坊师范学院
  • 衡水学院
  • 石家庄学院
  • 邯郸学院
  • 保定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
  • 上海建桥学院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河南师范大学
  • 南阳理工学院
  • 西安外事学院
  • 南昌理工学院
  • 江西科技学院
  • 信阳师范学院
  • 安阳师范学院
  • 运城学院
  • 西南大学
  • 贵州大学
  • 肇庆学院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广东培正学院
  • 广东白云学院
  • 上海商学院
  • 大庆师范学院
  • 阜阳师范学院
  • 长沙学院
  • 西安文理学院
  • 厦门理工学院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 宜宾学院
  • 乐山师范学院
  •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 武昌理工学院
  •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三江学院
  • 常熟理工学院
  • 西安翻译学院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 宁波工程学院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青岛滨海学院
  • 枣庄学院
  • 龙岩学院
  • 安康学院
  • 菏泽学院
  • 安顺学院
  • 凯里学院
  • 长春科技学院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 山东政法学院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三亚学院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海口经济学院
  •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 吉林工商学院
  •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 安徽三联学院
  • 安徽新华学院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 潍坊科技学院
  • 烟台南山学院
  • 无锡太湖学院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 长春光华学院
  •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 大连科技学院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大连艺术学院
  •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 宁波大红鹰学院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 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 青岛工学院
  •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 黑龙江财经学院
  •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 山东女子学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安徽外国语学院
  • 商丘学院

【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

请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考研的参考书目有哪些? 拜托各位高手,各位童鞋。。。。。。。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请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考研的参考书目有哪些? 拜托各位高手,各位童鞋。。。。。。。的相关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030301社会学 01社会学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91社会学理论④908社会学研究方法
02应用社会学 同上
03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同上
030303人类学 01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91社会学理论④908社会学研究方法
02应用人类学 同上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科目名称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71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袁贵仁 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791社会学理论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1社会学理论 《近代中国社会学》 杨雅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1社会学理论 新编社会学概论 宣兆凯 中国人事出版社
791社会学理论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人类学专业) 夏建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901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概论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02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 中华书局出版社
902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史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 北京大学出版社
902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概论 李景林 郑万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03普通逻辑 《普通逻辑》(增订本) 《普通逻辑》编写组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04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概论 廖申白 北京师范大学
904伦理学原理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
904伦理学原理 西方伦理学史 罗国杰 宋希仁 中国人民大学
905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叶郎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05美学原理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905美学原理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906科学史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 吴国盛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6科学史 科学技术概论 胡显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907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原理 王惠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
908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08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人类学方法>(人类学专业) 拉德克利夫.布朗 华夏出版社2008
932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纲要》 吕大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开设社会学的院校
[北京]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工业大学
[天津] 南开大学
[山西] 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师范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大学
[山东] 山东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湖南] 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
[四川] 成都理工大学
[贵州]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新疆] 新疆大学
[江西]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
[吉林〕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

08-09社会学专业全国各院校排名及分数线
社会学专业国家线(2008年)
类别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A类考生* 330 53 53 80 80
B类考生* 320 49 49 74 74
C类考生* 315 47 47 71 71
社会学专业国家线(2009年)
类别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A类考生* 315 46 46 69 69
B类考生* 305 43 43 65 65
C类考生* 295 40 40 60 60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三区工作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
一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11省(市);
二区: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10省(市);
三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
2008年、2009年社会学专业排名A+、A类院校分数线
排名 招生单位 2008年分数线 2009年分数线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1 北京大学(A+) 335 50 50 90 90 325 50 50 90 90
2 中国人民大学(A) 345 60 60 90 90 345 60 60 90 90
3 中山大学(A) 320 55 55 90 90 320 50 50 90 90
4 清华大学(A) 355 50 50 90 90 345 50 50 90 90
5 南京大学(A) 335 55 55 90 90 330 55 55 90 90
6 上海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7 华中师范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8 南开大学 340 60 55 90 90 320 53 53 90 83
9 华中科技大学 340 54 54 90 90 330 51 51 90 90
10 北京师范大学 340 55 55 90 90 330 50 50 90 90
11 吉林大学 350 55 55 90 90 320 50 50 90 90
12 武汉大学 330 60 50 90 90 325 55 50 90 90
13 华东师范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14 华东理工大学 330 53 53 80 80 315 46 46 69 69
15 浙江大学 335 60 60 90 90 300 50 50 80 80
16 复旦大学 335 60 60 90 90 310 50 50 90 90
2008年、2009年社会学专业排名B+类院校分数线(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
河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苏州大学
郑州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安徽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云南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2008年、2009年社会学专业排名B类院校分数线(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
西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西北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济南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2008年、2009年社会学专业排名C类院校分数线(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黑龙江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广西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河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贵州大学
注:以下9所高校为自主招生划线(排名不分先后)
招生单位 2008年分数线 2009年分数线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总分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厦门大学(B+) 330 55 55 85 85 330 55 55 85 85
山东大学(B+) 340 56 56 90 90 330 50 50 80 80
中南大学(B+) 355 55 55 90 90 330 50 50 80 80
*哈尔滨工业大学(B+) 330 55 55 85 85 340 55 55 85 85
中国农业大学(B+) 330 54 54 81 81 315 50 50 75 75
四川大学(B+) 325 52 52 78 78 315 50 50 75 75
西安交通大学(B+) 350 50 50 80 80 350 45 45 75 75
兰州大学(B+) 330 50 50 80 80 315 46 46 70 70
同济大学(C) 330 50 50 85 85 330 48 48 85 85
*哈尔滨工业大学前三科总分要求为210分。
(说明:A+为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培养单位;A为优势学科单位,即排在6%~20%的培养单位;B+为良好学科单位,即排在21%~50%的培养单位;B为一般学科单位,即排在51%~80%的培养单位;C为较薄弱学科单位,即排在81%~100%的培养单位。)

国内几所较热的社会学系考研难度比较
1.清华:一个字:难!05年招了1个,06年3个,啥也不说了,考上它不光要实力,也得有运气.而且学校招这么少,对学生要求是很高的,别指望在考清华的时候有什么投机取巧的行为,那是不可能的.
2.北大:如果加上深圳研究生院的那么多名额,北大的社会学从比例上来讲根本不难,但是很多人可能不愿意去深圳,学费超高,在受到的教育上也有一定影响,哈哈,各位自己掂量吧!北大每年的专业课压的比较低,每年的上线人数还没有招生计划多,从近几年的情况来讲,深圳的研究生院每年都要降分。从整体来讲,北大的报名人数并不算最多的,而且没有参考书,所以北大要是想上本部,还是很有挑战的.
3.人大:感觉人大的初试和南大走的是一个路线,中规中矩,把参考书看好就可以。人大地处北京有天然优势,成为很多想进北京的社会学考生不二选择:名额多,名气也不小,也比清华北大容易,是个很好的博弈选择,所以报名人数估计是全国最多的.也算较难的吧!
4.社科院:招生不多,但是报的人也不多,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想做研究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不要被它的神秘挡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5.南大:据说2006年一共26个进复试的(系里网站上写了32个进复试的,但是有6个是单独考试的,跟统考不是一个系列,仔细看下准考证号码就能看出来,统考的中间五位是61007,单独考试的是63007)最后刷了5个,也就是说统考录取了21个,12公费9自费(今年保送的比较多,公费相对往年算少的,往年招生就没几个自费)。南大从参考书目的设置来看,门槛并不高,甚至可以说在几个名校中是最低的,初试就三本书,而且南大出题相当中规中矩,很少超出参考书的范围。但是这样还有一个后果,南大的社会学极为适合跨专业的人考,从复试中就能看出来,学什么的都有。南大的理论比较难,06年尤甚,稍不注意就可能挂.方法很简单,南大的传统是重调查,对统计的要求一直不高(翻了南大02年以前的试题,感觉以前南大的统计还是小有难度的,但是这两年方法的难度直线下降,不知道为什么),调查出的再难也实在难不到哪里去。今年复试考生的成绩还是比较接近的,最高的398,复试线360(英语60,还是有点小吓人),380以上的只有5个,剩下的21个全部集中在360到377,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尤其是比较靠后的,基本是一分定生死。复试感觉相当公平。
6.复旦:实力客观的讲一般,考这里基本就是在考统计,方法难得和高数一样,过了这门就好说了,从报考人数来讲,比例并不高,也就是6比1左右,不过由于先天的地理优势,加上学校的牌子找工作还是要好点,因此报考之前还是要三思.
7.上海大学:很多学校可以不说,上大一定要说说.这个学校社会学不错,但是也真的很另类,自己的学生狠狠压分,不让考上,偏去外面收人家调剂的,真是无比搞笑,想上上大的就报个高点的学校吧,分低了还可以调去,直接报可能连分数线都上不了.一句话:调的比考的容易.
8.中山:最近发展势头不错,名额也不算少,但是题出的比较难,而且判卷紧,弄不好就不上线,不过你只要上线基本上就被录取了,怎么说呢,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9.南开:现在方向有点老化,但是底子还在,在很多考研的心中南开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很有实力的不想考,差点的不敢考,就用数字说话吧,比例基本5点多比1,也不是很难了.
10.武汉大学,华中科技:不是很了解,但是顶着名校的牌子,不会太简单,但是估计也难不到哪里去.有志者可以翻翻以前的招生比例,还是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11.浙大:原本以为这个以工科见长的学校并不难考,可是连年的比例都超过10比1,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难度是和人大南大在一个档次的,甚至还要略高.有志于报考那里的还要多多收集信息,以免信息不对称给自己造成被动.
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高考】现在会出现同一分数因为报志愿时间先后而被优先录取的吗”相关推荐
为什么报专科同样的学校却是专业以志愿优先而不是分数优先?
为什么报专科同样的学校却是专业以志愿优先而不是分数优先?

专科志愿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1、高分考生名校优先 一边是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一边是普通大专的热门专业,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毫不犹豫选择名牌大学。 外地的名牌院校和本埠一般院校之间,应选择前者。 2、次高分考生,专业优先 此类考生分数介于重点本科线和一般本科线之间。只要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应该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

2024-08-21 17:32:41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吗?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吗?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顺序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顺序是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志愿批准是按优秀来划分的,越优秀的批准时间越早,是因为各大高校会去抢学生,所以在分数下来的第一时间是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会在高考成绩出来后进行填报,在六月底到七月初;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考应该先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有的同学是在分数还可以的情况下会选择有知名度的学核校,而还有的同学会选择有

2024-06-03 00:04:52
第一批次报考时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
第一批次报考时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

第一批次报考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如下: 1.北京市:高考成绩公布后,志愿填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填报本科批次志愿,时间为6月27日至7月1日;第二阶段填报专科批次志愿,时间为7月21日至7月22日。 2.河北省:本科提前批(A段军队院校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6日12时至6月27日12时。其他批次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8日9时至7月2日17时。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对口专科批填报时间

2024-08-25 06:49:41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请问高考报志愿到被学校录取相差多长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请问高考报志愿到被学校录取相差多长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 录取先后是与录取批次有关,而不是报名先后。具体要看报名的先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果是因为在同一批次(比如大家都报的是本科一批)中可以报3天,因为仔细考虑而第二天晚上报的,这与第一天早上报的同学在录取顺序上没有任何区别。 考生填报志愿时,须仔细查阅拟填报高校的招生章程,知悉高校的录取规则,根据高校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各专业对考生的选测科目要

2024-07-19 18:08:09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 请问高考报志愿到被学校录取相差多长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 请问高考报志愿到被学校录取相差多长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 录取先后是与录取批次有关,而不是报名先后。具体要看报名的先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果是因为在同一批次(比如大家都报的是本科一批)中可以报3天,因为仔细考虑而第二天晚上报的,这与第一天早上报的同学在录取顺序上没有任何区别。 考生填报志愿时,须仔细查阅拟填报高校的招生章程,知悉高校的录取规则,根据高校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各专业对考生的选测科目要

2024-08-17 18:57:15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影响录取吗?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影响录取吗?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影响录取吗?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与高考投档录取时间没有关系。 高考投档录取是有规定时间的,必须在全部考生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才能够统一开始投档录取。填报志愿的时间早晚不影响考生的投档录取顺序。 录取先后是与录取批次有关,而不是报名先后。具体要看报名的先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果是因为在同一批次(比如大家都报的是本科一批)中可以报3天,因为仔细考虑而第二天晚

2024-08-07 01:53:40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什么关系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什么关系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先后和录取先后有关系么 录取先后是与录取批次有关,而不是报名先后。具体要看报名的先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果是因为在同一批次(比如大家都报的是本科一批)中可以报3天,因为仔细考虑而第二天晚上报的,这与第一天早上报的同学在录取顺序上没有任何区别。 考生填报志愿时,须仔细查阅拟填报高校的招生章程,知悉高校的录取规则,根据高校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各专业对考生的选测科目要

2024-08-24 22:07:16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你会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为何要专业优先?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你会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为何要专业优先?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你会优先考虑学校还是专业? 距离今年的高考还有十几天了,很多考生考完试之后马上就要面临报志愿选专业的难题,毕竟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或者专业能够受益终身,那么到底该怎样在学校与专业之间选择呢? 优先选择专业 成绩不是很理想的,觉得自己没发挥好但是想走的同学,可供选择的学校层次相差不大的时候,就要把报志愿的重心放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有前途的专业上。 在报考的专业与

2024-08-26 0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