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21:43:12 | 好学网
毕业一年以内可以直接以 应届生 身份报考公务员的。
1、 国考 应届生的概念:毕业一年之内都算 应届毕业生 。办理暂缓就业(2年)的,也算是应届生。
2、只是涉及有些岗位的时候,有的会明确要求;但只要没有特别指出的,都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报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 对应届生的界定:应届毕业生,就是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
简单地说,学生在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这点大家都已经清楚,在毕业前,允许先参加考试,等拿到 毕业证 后再审查学历。
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顺利应届毕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考生,也可按应届生资格来对待的,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报考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
规定 择业期 内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政策规定: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具体根据各省情 况来定)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
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 应届高校毕业生 对待。
扩展资料:
公务员考试流程:
1、 网上报名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征程从网上报名开始。
包括查询招考职位、提交报名申请、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报名确认、网上打印准考证等环节。
2、公共科目笔试
笔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了笔试才能有参加面试的机会。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能力测验(上午9:00—11:00)和申论(下午 14:00—17:00)。
3、专业科目考试
公共科目笔试之后第二天下午7个非通用语职位会进行外语水平考试,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会进行专业考试。
4、笔试成绩查询
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一般可于来年一月份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 好学网
7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和银监会、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考试成绩也同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布。
5、调剂
招考职位上通过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达不到计划录用人数与面试人选的比例时,招录机关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职位及调剂相关事宜,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面向社会统一公布。调剂结束后,报考人员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各招录机关的面试公告。
6、面试
根据《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选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并在考录专题网站上统一公布。
其中,7个非通用语职位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与外语水平考试成绩1:1的比例进行合成后排序;
银监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与专业考试成绩1:1的比例进行合成后排序。
7、体检和考察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8、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
拟录用人员由招录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从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合格人员中综合考虑,择优确定,在考录专题网站上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所在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 7天。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119个职位无人报名
一、考公务员怎么报名
1.公务员考试每年都进行,时间上大致差不多,大家可以通过人事考试网了解相关报名信息。得知报名时间后,在网站上登录考试的网址,填写个人相关信息并提交,个人信息总结为个人的专业,学历,出生日期以及姓名,性别等等。这些个人信息必须要如实填写,否则影响报名后果自负。
2.提交报名信息之后就是等待查询结果。登陆网站查询自己是否通过审查。若是已经通过审查的就不可以再报考其他的,若是没有通过在规定时间内,还是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3.审查结果通过后就是报名确认。在网上报名确认时,需要考生上传相应要求的照片等,并需要支付有关费用。
4.最后是打印准考证。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相应的网站进行准考证的打印。
二、公务员考试的类型
公务员的考试,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国考,顾名思义,国考的岗位是属于中央政府部门的;
另一类是省考,省考的岗位,自然就是属于地方政府部门的。
一般来说,国考和省考的考试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一般来说,国考的笔试时间是在每年的11月月底,而省考笔试时间各省自行安排,很多月份都有。因此,很多目标明确一定要考公的应届生,会不仅报名参加国考,还会报名参加各省的省考,以便提升自己被录用的机会。
三、公务员考试报考渠道
国考的报考是在“ 国家公务员 局”官网,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旬,处于报名时间内,进入官网就能看到注册报名入口。
省考的报考渠道,可以去搜索各省考、市考官网,一般是组织部官网,或者是人社局的人事考试网,找到对应报名入口即可。
因为 公务员考试报名 时间到考试时间,无论国考还是省考,一般中间不会间隔太长时间,平均大概一个多月。
但很多人的备考时间都会更长。因此,从报考人的视角来说,公务员考试的流程,通常第一步是决定考公务员后,通过了解各类信息和资料,确定一个大致方向,然后开始提前备考。
接着就是国考、省考发布当年的公务员招录公告,考生根据公告的岗位、招录要求等信息进行选岗、报名。因各省的考试时间、报名时间都不同,建议提前了解一下目标省份往年的报名和考试时间,并经常关注最新消息。
以上就是高顿公考小编整理的“考公务员怎么报名”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国考的信息,欢迎关注 公务员考试网 。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报考公务员的流程及要求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1,考公务员的程序大致是:网上报名--资格审核(通过)--确认,缴费--打印准考证--参加笔试(通过)--参加面试(通过)--体检(通过)--办理手续,录用为公务员成考生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吗?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很多考生提升自己的学历是想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自己的学历不够,那么成考生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吗?今天湖南成考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对应届毕业生的界定: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
国考中“应届毕业生”身份如何界定 应届毕业生,简言之就是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换句话说,学生在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这点大家都已经清楚,在毕业前,允许先参加考试,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审查学历。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顺利应届毕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考生,也可按应届生资格来对待的,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报考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 一、规定择业
2023年公务员考试? 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工作 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对公考一无所知,那么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你要报考的考试信息,比如往年的招录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报考指南等等,找到这些以后,仔细阅读一遍。 一看报考条件,先要确认自己是具备报考资格的,才能说后面的事。考生要看哪些人能报考,哪些人不能报考,除了要满足公告中的基本条件,还要看职位表,职位表中详细标明了岗位的具
2018年国考中往届生如何以应届生身份报考? 往届生想以应届生身份报考,报名时考生类别自然就要选择“应届生”,那么信息填写时与其他类别的考生是有区别的,例如其他类别考生不需要填写主要专业科目成绩,但是应届生需要。 如果通过笔试,在资格复审时是要出具学校政教处盖章的证明的,而学校盖章的一定是从档案中调出来的成绩,不能作假。 扩展资料: 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22年毕业能以应届生身份报考2023年广西区考吗 22年毕业能以应届生身份报考2023年广西区考吗 只要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处于择业期的毕业生是可以以应届生报考的。 国家统一招生的2021、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国家规定的2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
应届毕业生怎么准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作为应届生,首先要了解一下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流程:报名→单位初审→网上缴费→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报名等这些基本准备工作弄好之后就要进入公务员考试最重要的环节:笔试和面试,特别是笔试,难度比较大。分为《申论》和《行测》两部分。决定公考,要早做准备,找到合适的方法,用心备考。给你分享一些2015公务员考试备考方法
哪一年特岗可以按四项目人员报考2022年国考 近10%的职位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及在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央机关直属市(地)级机构职位、县(区)级及以下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5%左右的计划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
我是广东的,我弟今年高考,想报考警察学校或军校,希望可以介绍这类的好学校 看成绩吧,我是广东警官学院的。如果成绩不好,进我们学校专科也不错的! 如果非常好,公安大学是首推,只是不知道还招不招应届生! 另外,4月份的体检是完全没关系的,但是可以给你弟看看有什么是不达标的,比如视力不达标就要去做激光手术等,到时提前批(军警校)招录的时候,会通知成绩达标的学生去体检和面试,面试说说而已,其实就是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