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16:14:08 | 好学网
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优录项目中,申请加分投档的考生须提供以下优录证明材料和原始证件,并由相关部门审核盖章。
一、少数民族考生
1.户口簿:户口簿上应同时列有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以及考生本人,如考生与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不在同一户口簿上,应出示相应关系证明。户口簿中考生民族身份要与登记表和高考报名信息中的民族身份一致。
2.少数民族身份由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和县(市、区)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分别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3.根据省民宗委2008年12月下发的《湖北省实施<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办法》规定,2000年1月1日(含)后考生父亲(母亲)更改少数民族身份的须出示省民宗委批准证明。
二、归侨
1.考生归侨证: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证件由市(州)、省侨务部门发放。
2.考生归侨身份由市(州)、省侨务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三、华侨子女
1.考生父亲(或母亲)的华侨证明: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由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定居证明材料。
2.考生与华侨的关系证明材料:能够证明考生为华侨子女关系的证明,如户口簿。
3.考生的侨眷证:由市(州)、省侨务部门发放。
4.考生身份由市(州)、省侨务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四、归侨子女
1.归侨证:由市(州)、省侨务部门发放。
2.考生与归侨的关系证明材料:能够证明考生为归侨子女关系的证明,如户口簿。
3.考生身份由市(州)、省侨务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五、台湾省籍考生
1.户口簿:考生籍贯注明为台湾省籍。
2.其身份由省台办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六、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优胜考生
1.该项目仅限应届高中毕业生申报。
2.获奖证书及获奖时的成绩册,团体项目还须提供运动会秩序册。
3.一般认可2009年9月后举办的以下体育竞赛赛事:世界中学生体育竞赛;全国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全省运动会;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省中学生运动会(竞赛项目: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省高级中学田径运动会、省中学生篮球比赛、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联合举办的单项比赛(竞赛项目: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游泳、体操)。
4.考生获奖情况由市(州)体育局、市(州)教育局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七、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
1.退役证件:由所在部队发放。
2.自谋职业证。
3.户口簿。
4.其身份由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和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八、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1.退役证件:所在部队发放。
2.获奖证书。
3.其身份由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和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九、烈士子女、烈士兄弟姐妹
1.烈士证书。
2.考生与烈士关系证明,如户口簿。
3.烈士身份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十、农村独生女报考省属高校
1.父亲、母亲及女儿三方户口:农业户口或非城镇户口。
2.考生《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
3.农村独生女证明信:由村(居)委会开具,村(居)委会主任、计生专干签字并加盖公章。
4.农村独生女身份由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乡(镇、街道)计生办和县(市、区)计生部门审核,签字盖章确认。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优录政策的相关内容。
高考优惠政策如下:进一步精准确定少数民族加分条件和实施范围。自2023年高考起,对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资格条件实行户籍、学籍。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工作规定: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人员。享加分、优先录取等优待。烈士子女等。最高加20分。规定第46条明确,烈士子女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享受加分优待。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只取其中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加分值不得超过10分。凡符合以上有关情形和有关省(区、市)自行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的考生。须经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网上公示后方能认可。学校还须按规定,公示到考生所在班级。未经公示的考生,及其加分项目、分值。不得计入投档成绩并使用,功臣、艰边地区,军人子女等优先录取。
规定第49条明确,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
高考注意事项:
要保持适度紧张过度紧张或过度松懈都不利于智力水平的发挥,而适度紧张能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在开考前,考生可以采用“重点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重点知识的复习上,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坦然应试,争取最佳发挥。高考当天早晨,考生可以给自己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
要有适当期望值考生对每一科考试成绩的期望值,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恰当的期望值,就是要通过认真答卷,发挥正常水平,这样会使心里较为坦然和平静。否则,一心想着超常发挥,甚至想着超过比自己水平高的同学,这种心理会导致紧张不安和恐惧,往往也就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物质准备:提前一到两天,准备好所有考试所需的物品,并统一收纳放在一个包袋里面。准考证、身份证是重中之重,两证缺一不可,都要妥善保管,检查考试用品是否齐全。尤其是6月6日晚上最后再检查一遍,而且每天考试的前晚,都要检查。
文具:2B铅笔、蓝(黑)颜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等。英语考试当天有听力测试,考生记住要带好备有耳机的收音机,并确定机器能正常运作,且电池电量充足。耳机最好准备两套以防万一。在英语考试前晚,考生最好将接收频率事先调好,并加以固定,以免在考场内调不到准确位置而耽误考试。
以上就是好学网为大家带来的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优录项目申报材料清单(湖北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暂停办理原因查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2023年湖北分数线 湖北公布2023年高考分数线:普通类本科物理424分、历史426分。 2023年湖北高考满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150分,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各科目满分均为100分,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选科门以等级分计入总成绩。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
湖北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暂停办理原因查明 湖北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优录政策出台,记者梳理发现,今年高考加分优录政策收紧。 据介绍,以下学生今年可享受加分投档: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烈士子女考生,农村独生女考生。 据悉,今年湖北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去
湖北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暂停办理原因查明 湖北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优录政策出台,记者梳理发现,今年高考加分优录政策收紧。 据介绍,以下学生今年可享受加分投档: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烈士子女考生,农村独生女考生。 据悉,今年湖北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去
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 2023年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如下: 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
湖北省高考加分不适用于外省高校? 湖北省招办发布湖北省2016年高考加分优录政策,六类情形考生可获加分。加分政策同样适用于外省院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加分投档,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只取其中一项。 1、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 4、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
我是一名外地考生,我想了解武汉外地高考政 1、武汉市考生需参加中考,新城区考生成绩≥285分,中心城区考生成绩≥300分。 2、“3+2”中高职衔接班限招武汉市考生。学前教育专业中考成绩≥320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三个专业中考成绩≥310可以登记。 3、市外省内各地市州考生需参加中考且成绩如下: 黄石、咸宁、随州、荆门≥330分; 黄冈、襄
湖北地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暂停办理原因查明 湖北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优录政策出台,记者梳理发现,今年高考加分优录政策收紧。 据介绍,以下学生今年可享受加分投档: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烈士子女考生,农村独生女考生。 据悉,今年湖北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去
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 什么情况高考加50分介绍如下: 高考加50分情况如下: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2024-06-18 05:28:58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
2024-06-03 0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