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

2024-12-27 15:21:01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

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

第一点,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都将加大对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适当调整或整合一些弱势学科,考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应当了解目标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专业选择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优先度将逐渐凸显。

新一轮的洗牌,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最大的难点在于志愿填报,没有“硬性指标”做支撑,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可能无从下手,仓促做出选择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对上大学的准备不足,对大学、大学设置的专业、职业的认识不足,对大学专业和职业的联系认识不足。

第二点,随着新高考时代的到来,志愿填报的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浙江从2017年开始的“改学校平行志愿为专业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80个志愿,每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和分差将更加扁平化,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也将更加明显。

第三点,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改革时间表已经排出,未来高中学生将不再分为文理科,而在高一或高二时就得面对课程的选择,课程的选择又将会影响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进而影响大学毕业后的职业。基于这种现实情况,家长和高中学子们必须尽早加强对大学、专业和职业的认识,才能避免在志愿填报时的仓促,最后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

第四点,考生选择将日趋理性,“只重出身”的现象将得到改善

对大多数名校而言,失去了“985”、“211”标签,但多年积累的底蕴、资源依然会帮助学生。顶尖名校具备优异的软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科研条件、就业前景等因素都依然会吸引着大批学生报考。同时更多的考生会把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加入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中,从而更加理性的面对学校的选择。

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报名流程是什么

符合生源所在地当年高考报名条件以及强基计划招生学校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本人提出申请,于4月份按高校招生简章要求进行网上报名。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对本地报名考生的高考报名资格进行严格审核。

1、3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3、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4、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5、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6、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强基计划报名注意事项

强基报名需谨慎:如果达不到一本线的考生,还是别报了,报了毫无意义,徒增添考生烦恼,影响心情。如果比一本线高那么一点的距离36所双一流大学分数线差很远的还是要慎重一点,否则花了心思报了名后边初审没过,高考考的也不好,对考生心理影响还是有的。所以要慎重的。 好学网

选择专业需谨慎:强基计划已经明确要求招生专业要集中在数理化生及文史哲等7大基础学科及其衍生专业。从专业上看,都属于网上普遍喷的“冷门专业”、“不好就业的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强基计划

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

国家专项报考要什么条件?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国家专项报考要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

要报考国家专项计划,首先,考生需满足在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报名,并符合当年高考的报名条件。必须具备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的户籍,并且父亲、母亲或法定监护人也需有当地户籍。此外,考生需在户籍所在县(市、区)的高中连续3年就读,且以实际学籍注册。报考时,需要在高考志愿的对应批次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全国贫困地区的考生开放,而非仅限于农村或贫困家庭。它旨在通过“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招生,促进教育公平。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接近50%,竞争依然激烈,尤其是进入这些重点大学的机会相对有限。

据统计,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进入“双一流”高校的人数约占重点大学招生总数的10%左右,这无疑扩大了贫困地区学生进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然而,政策执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招生规则的精准性和录取批次的不一致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总的来说,国家专项计划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上好大学的途径,但政策的完善和执行细节仍需关注和改进。

以上就是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生 考生 高考
与“双一流大学的确定,对高考生有哪些影响”相关推荐
复读生对应届生的影响有哪些
复读生对应届生的影响有哪些

安徽复读学校哪家比较好啊! 安徽宿城一中复读班很不错,高考录取率比较高。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SuchengNo.1MiddleSchoolAnhui)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的前身是1906年留日学生、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王雪渔先生在旧时书院的基础上创办官立正宜中学堂,成为皖北地区第一所近代中学,1952年定名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 截至2014年8月,宿城一中一线任

2024-09-23 05:41:24
高考改革对初中生有哪些影响
高考改革对初中生有哪些影响

高考改革对初中生有哪些影响 9月4日上午出台考试招生政策改革方案,是推动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实施的一个新的举措,这次改革的实施,高考考试招生改革方案也会对中小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说说高考改革对中学生有哪些影响: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 政策: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

2024-11-26 20:35:01
双非双一流大学有必要读吗?双非但是双一流的大学有哪些?
双非双一流大学有必要读吗?双非但是双一流的大学有哪些?

2023湖南三本大学排名 湖南2023年三本大学独立学院排行榜,湘潭大学兴湘学院位居榜首,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排名第二,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排名第三。本省排名如下: 三本1湘潭大学兴湘学院69中国知名、区域一流独立学院湖南综合民办 三本2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70中国知名、区域一流独立学院湖南财经民办 三本3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93中国知名、区域一流独立学院湖南理工民办 三本4中南林

2024-11-06 13:52:58
双流成人高考现场确认文件有哪些?
双流成人高考现场确认文件有哪些?

双流成人高考现场确认文件有哪些? 双流成人高考现场确认文件有哪些?社会飞速发展,面临升职就业等压力,提升自我优势是必不可少的,拥有一个高学历或好文凭是关键,可以让就业的范围更广升职的机会更多。学历是判断个人素质的重要条件之一,企业也重视高学历的员工。下面教务老师为大家解答一下关于成人高考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流成人高考现场确认文件有哪些? 1.身份证和户籍证明:现场确认环节

2024-07-31 17:45:50
高考人数上涨对录取有哪些影响?
高考人数上涨对录取有哪些影响?

2022年高考人数上涨对录取有哪些影响? 1)高考人数增加影响最小的就是前多少名了,人数增加,但是拔尖的不会增加不会那么多,985、211影响小; 2)中上等学的压力有点大,压线985、211附近边缘的学生稍微松懈可能掉入普通院校,稍微努力一把就是重点高校; 3)本科线边缘的考生影响最大,现在分数线下沉但是不意味着你能上,就拿山东来说,超过本科线50分可能都存在滑档,这样使得边缘生

2024-06-27 02:26:23
借读生对高考有影响吗
借读生对高考有影响吗

借读生对高考有影响吗 借读生高考是否受影响,关键在于是否满足异地高考条件。在户籍地参加高考则无影响,反之,则需考量异地高考政策。2014年,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可逐步在当地参加高考,但需满足家长稳定就业、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学生在迁入地就读,以及城市发展的特定需求三个条件。 借读生高考报名需按教育部门规定执行,通常以户籍为

2024-12-05 13:47:35
双一流大学高校都有哪些?
双一流大学高校都有哪些?

双一流a类大学名单 2022年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 一、202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

2024-06-29 19:28:34
湖北的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大学
湖北的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大学

湖北的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大学 湖北省的“双一流”大学有7所,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 武汉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的“双一流”学科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024-10-27 03: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