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专项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条件

2024-05-20 21:17:42 | 好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专项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条件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专项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条件

专项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条件

专项计划招生限制条件如下:

1、面向区域为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

2、农村学生,要求勤奋好学、成绩优良。

3、符合本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4、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5、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实施专项计划招生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发展,明确要求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加大高校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力度。实施专项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阶段扶贫宏观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

专项招生计划填报志愿:

专项招生计划与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陕招生计划同时公布,考生可通过“招生考试特刊”或招生计划汇编查阅。其中本科在提前批本科与一批本科之间单设批次,专科在三批本科之后高职(专科)之前单设批次。

经县(区)公示合格的考生,可在网上相应的“单设批次”栏目填报志愿。本科填报时间与提前批次相同,专科填报时间与三批本科相同。采取梯度志愿模式,考生可选报三所院校,每所院校可报四个专业,同时设有“愿否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目供考生选择。

专项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条件

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是什么意思

特殊类型招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有体育、音乐、舞蹈、戏剧、书画等 特长生 的办法。

特殊招生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普通高校招生中的一些特殊类型或特殊政策。

大多数特殊类型招生仍要求考生参加全国 统一高考 并按规定程序录取;个别特殊类型招生(如保送生、 体育单招 等)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采取单独的选拔录取方式。入学后,特殊类型招收的考生待遇一般与普通类考生相同。

艺术特长测试:

对由省(区、市)统一组织艺术特长测试的生源,试点学校应在该省(区、市)测试合格基础上再行测试并确定入选考生;对未统一组织艺术特长测试的省(区、市)生源,试点学校须自行或联合组织测试。 试点学校招生领导机构和有关省级招办要加强对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须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测试标准,测试办法要公开,操作程序要规范,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测试工作结束后,试点学校将确认的入选考生名单向社会公布,同时按《试点学校入选考生信息数据库结构》(数据库文件)要求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有关省级招办将本省(区、市)有关入选考生名单汇总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备案。

教育部将在“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对入选考生名单进行集中公示。未经教育部集中公示的考生,各有关省级招办不得按艺术特长生有关投档政策投档,学校亦不得按艺术特长生有关录取政策录取。 好学网

专项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条件

本科特殊招生线是什么意思?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科特殊招生线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本科特殊招生线是针对特定考生群体或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设立的一条录取分数线。它不同于普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旨在选拔那些在特定领域有突出表现或特殊才能的考生,以便高校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这些特殊人才。

特殊招生线的设立通常基于国家对特殊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例如,在艺术、体育、科技创新等领域,有些考生可能在这些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表现,但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可能并不突出。为了选拔这些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高校会设立特殊招生线,使得这些考生即使文化课成绩稍低,也能有机会进入高校深造。

特殊招生线的划定通常会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高校的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在艺术领域,高校可能会注重考生的艺术素养、作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在体育领域,高校可能会注重考生的运动成绩、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等方面。这些调整旨在确保特殊招生线能够真正选拔出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和潜力的考生。

举个例子,假设某高校的艺术专业特殊招生线为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科二批录取控制线的65%,且专业测试成绩合格。这意味着只要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达到这个要求,并且通过了专业测试,即使他们的文化课成绩可能并不突出,他们仍有机会被这所高校的艺术专业录取。这样的设置有助于高校选拔到那些在艺术领域有真正才华和潜力的考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总的来说,本科特殊招生线是一种针对特定考生群体或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设立的录取分数线。它的设立旨在选拔那些在特定领域有突出表现或特殊才能的考生,以便高校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这些特殊人才。通过调整特殊招生线的划定标准和选拔方式,高校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出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和潜力的考生,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专项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条件”相关推荐
请问统招专升本有什么限制条件?
请问统招专升本有什么限制条件?

请问统招专升本有什么限制条件? 统招专升本报名条件一般都是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要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有上进心,品行端正等。 常见的报名资格条件: (一)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就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一般就是指专科院校的大三的学生)。 (二)就读于省内高职

2024-05-24 15:29:18
法学有什么限制条件
法学有什么限制条件

法学有什么限制条件 报考法学专业要求: 法学专业对于身体方面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但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有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同学,还是不宜报考法学的。 招生要求方面,法学专业文科、理科均可以报名,没有理科生不适合报考法学专业的说法。在誉渗新高考地区,绝大部分高校的法学专业也不设选科要求,只有极少部分高校要求必选政治,具体情况考生可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

2024-12-04 18:09:02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有什么条件限制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有什么条件限制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有什么条件限制 中国传媒大学录取规则(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简章): 第十一条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第十二条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加分提档,但录取时以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为准。 实际高考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

2024-07-22 07:27:06
高职院校单招有什么条件限制?
高职院校单招有什么条件限制?

高职院校单招有什么条件限制? 首先,高职院校单招的招生对象是本届和往届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五年制义务专科学校不会中途颁发中专毕业证,也就是说进入五年制义务专科学校的学生不能参加高职院校的单招。所以学生要了解这些升学途径,以及职业学校开学时学制的具体情况。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 一、什么是五年制大专? 如果想读五年制大专,需要有一定的中考成绩,报考艺术类专业需要有面试。只有通过面试才能填学

2024-10-13 22:00:23
高考士官直招有什么条件限制
高考士官直招有什么条件限制

高考士官直招有什么条件限制 直招士官有特定的条件要求。直招对象为普通高校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所学专业需符合部队需求,且为男性未婚者。年龄上限为24周岁,即1996年1月1日后出生者。政治与体格条件参照义务兵征集规定。 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需所在高校及所学专业已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国家颁发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需注意以下几点: 1.高中毕业生无法报名直招士官。 2.高中生

2025-01-08 21:43:13
山东专升本条件有什么限制
山东专升本条件有什么限制

山东高考志愿录取规则及方法 山东高考录取规则及方法2023如下: 2023年夏季高考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按类别分批次依次进行录取。各类别、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专业,考生总成绩相同时。 依次按语文数学总成绩、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等级考试选考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

2024-05-17 16:08:19
单招需要什么条件限制?
单招需要什么条件限制?

单招需要什么条件限制? 招生咨询:单招需要什么条件?年满17-45岁,拥有高中或者中专的毕业证或初中毕业三年以上同等学历,异地报名需要提供报名所在地的务工证明。 招生咨询: 单招需要什么条件?年满17-45岁,拥有高中或者中专的毕业证或初中毕业三年以上同等学历,异地报名需要提供报名所在地的务工证明。 报名方式:1.自主报名,关注学校的招生动态和网报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报考,自己填报志愿就

2024-10-28 22:49:25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强基计划招生有什么限制? 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 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 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 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

2024-10-18 13:17:34